三、案例思考

三、案例思考

“认养一盆花”的活动,将劳动教育、美育和宿舍文化育人有机融合,真正发挥了学生活动的综合育人效果,为探索“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和全面育人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好的范式和新的思路。经过认真反思,对高校进行劳育实践活动的设计,提出三个需要注意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教育视为让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实际训练的形式,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认为劳动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可见,许多伟大的教育家都认为劳动教育更多是体验式、实践性的活动,重在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从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本次活动,并对活动给予好评就可以看出,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需要紧扣实践性原则,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感,使广大学生可知、易感、能学。

2.融合性原则

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重要举措,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作用,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一环,且劳育与德智体美育密不可分,相互融合,彼此促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就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五育”融会贯通的活动形式,以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效果。

3.易参与原则

当代大学生作为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习惯网络生活,伴随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速化、形式新颖化的特征,大学生们呈现出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注重交互体验的特点。基于此,也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创新形式,组织与互联网相同特点的“短”“微”“快”,易于参与、交互性高的活动形式,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