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分析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按照多年的惯例,教师节当天,有的班级会安排班委以班级名义给老师送鲜花和贺卡。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们会有一点小开心,班委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其他同学有的在一旁观看到了这件事,有的完全不知道还有这个事。
教师节的设立,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流于形式的庆祝和学习活动,并不能让学生真的去思考和践行尊师重道的传统,除非这个活动学生们能用心去参与。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也很繁忙,我就考虑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可以方便学生参与,不会额外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防止抵触情绪。问卷的内容是从美好的回忆开始。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总是带着温情,而且大部分人都喜欢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问卷1—4题以对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回忆开始,让大家心理上开始预热。1—4题设计成选择题,选项也比较有趣,可以让大家更轻松愉快,愿意参与下去。5—6题,来到了大学阶段,把大家拉入现实的学习生活。第7题:现在的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请按你自己的心意来自由表达。这一题允许自由表达,可以让学生说出现在的喜好,相当于间接给了大学老师积极正面的建议。三个阶段,都没有问“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一类的问题,是为了避免引发消极情绪,造成集体不可以控制的吐槽现象。这三个阶段的提问,都是在帮助学生思想老师对他们的好。第8题,教师的存在对我们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价值?是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对社会的价值。前面7道题的感恩回忆和愉快体验,会让他们在第8题给予教师许多正面的肯定,从而自行加强了对教师重要性的理解。
第9、10和11题,是角色互换,让学生想想,自己会当老师吗?自己为什么会当老师,自己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这里的答案看起来似乎与第7题相似,但是第7题是他们希望老师如何,而现在是自己如果是老师,自己该如何。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来自我们看不见对方,或者说我们只想看见我们希望看见的对方。换位思考、换位体验可以帮助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方的不易,从而达成理解。
12和13题,带领学生回到这次活动的主题——教师节。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直接问学生:“教师节有意义吗?”大家想到的多半是空洞的形式,多半也会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走个过场的事情。但是在前面的铺垫后,58位同学中有53位选择了“有很有意义”,占总人数91.38%,还有5位选择了“有一点意义”,没有一个人选择“没有意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教师对这个社会的重要性,也对老师们心怀感恩,所以也就觉得有必要设立教师节了。这样我们活动的目的就达成了。
第14题,“请大家一起建议一下:我们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呢”这是为了帮助大家知行合一。尊师重教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不能只喊口号,必须要落实到日常行为中。而如何落实,让学生自己提出建议,比老师来说教更理想,因为自己提出的建议,本来就是自己认可的。
第15题,在教师节,让大家把感恩说出来,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经过前面的一系列体验,现在学生们已经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里不再需要对老师说客套话了,可以把前面激发的爱师之情表达出来。所以这里也收到了各式各样他们要给老师的感谢、认可、祝福等等。因为前面一直在讨论老师的好,所以到了最后一个部分大家也都是积极正面的话语,让问卷完美结束。
之后,我把这些祝福传达给老师们,让老师们也感受到学生真诚的祝福。老师们的回应我也转达给了学生。这样师生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