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一、案例简介

学校长期实行“非必要不外出”的防疫政策背景下,小张(化名)未经过请假审批流程,擅自翻墙外出,置自身与全校师生的安危于不顾,引起校园师生的恐慌和不满情绪,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舆情热潮。通过学校的严厉处理与我的引导教育,小张深刻意识到自己造成的严重影响,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据了解,小张想要出校的原因只是想去吃一顿火锅,而且他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言论,觉得疫情没有多么严重,不需要那么小心翼翼。可见,在网络舆情下,他对疫情严峻性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因此,我开始格外关注微博和校园集市等网络社交平台,想要了解当代学生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对疫情的认识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浏览网络平台过程中,“军训累死人,国庆封校,真的想退学了”,“那么多学校,人家解封你不解,人家一封你就封,那么多学校放七天,可离校可离昆,就你还封着,偏要出点事,你才解封吗”等言论算得上“一呼百应”。面对这些网络舆情,大学生是绝对的舆情接收者和推动者。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疫情,理智地面对舆情,我决定开展“疫”起共向前,青年勇担当——传递校园好声音的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分为四大板块。首先是青年之问,以问卷的形式探析学生的疫情防控思想,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青年之辩,以“中国防疫应不应该躺平”为辩题,引导学生对疫情下的网络舆情慎思明辨;再次是青年之思,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担当青年的时代责任;最后是青年之声,引导学生勇毅担当,理性表达青年的声音。班会结束后,有班委向我反映,同学们都去微博和校园集市纷纷留言:“疫情防控,遵守校园防疫要求,理性思考,不信谣不传谣”,“守望相助抗疫情,关心关爱见真情。疫情就是敌情,防控就是责任”等等。看到大家的留言,我很欣慰。大家不再是网络舆情的被动方,同学们学会了站在国家的立场看待新冠疫情的严峻性;站在学校的立场理解严格管控的必要性;站在中国青年的立场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