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校国防教育显性和隐形课程建设

(一)完善学校国防教育显性和隐形课程建设

1.国防课程视角全面化

在传授国防基础知识上,围绕国防背景下的人文视角,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呈现国防的动态场景切入,设计独具特色的国防教育课程,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拓展学生的多元视角。

2.国防课程目标综合化

将“课程思政”引入国防教育全过程,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目标,在提升学生的国防认知水平,培育积极的国防情感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定的意志、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3.国防课程内容多元化

课程可以涵盖国家安全形势、国防军事建设、国防科技和防务外交等方面,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在校园中植入国防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为国家安全建设作出贡献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4.国防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化

传统国防课程主要是传授知识,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记忆和考试,导致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提升课程效果,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科融合的视角融入心理学中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专题化教育法、任务法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参与体验完成任务中训练国防的思维、感受国防精神,进一步提升国防意识。

5.国防课程资源整合化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时代的需求,有利于国防教育的传播。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国防课程数据库,在国防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将政府、军事网站、新媒体、专业机构等各级可获取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交互灵活应用,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6.国防课程评价科学化

加强国防意识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采用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