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2025年11月13日
一、案例简介
某日中午,学院突然接到学校宣传部门的通报,称我院学生小王在自媒体发表不当言论。言论称疫情期间,由于学校疫情防控政策过严,致使自己不能如期到培训学校代课,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使自己因诚信问题面临着被培训机构追责的风险,同时“吐槽”学校疫情防控政策不够人性化,未考虑到学生出校的实际需求,造成自己经济困难和“失信”风险。小王在网络平台的言论致使一些不明事情来龙去脉的同学纷纷关注,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网络舆情。
经学院进一步核实,小王的确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不当言论。事件发生后,学院高度重视,派辅导员杜某立即采取网络舆情应对措施,与小王谈心谈话,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经了解,小王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了代课合同,需每周末到四十公里外的郊县代课。由于郊县的邻近区域突发疫情,小王前往代课的地点须途经有疫情的地区,存在时空交集的隐患。因此,小王向辅导员孙某请假时,孙某按照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劝阻小王暂缓去代课,所以未批准小王的请假要求。小王因为请假未得到批准,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对未被准假的事情进行宣泄,并声称学校疫情防控的政策太过于“刚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辅导员杜某与小王谈心谈话,随后又帮助小王解决了实际困难,最终学校的疫情防控管理方式得到了小王的理解,小王主动删除朋友圈中的不当言论,舆情关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