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2015年五一开始,先后推出系列节目,讲述了八位“大国工匠”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做出的贡献,叙述了他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感人故事。[1]这些不平凡的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的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后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人才[2]

他们有: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中国宣纸加工成品率达100%的周东红;打磨零件100%合格率的胡双钱;国家工艺美术精雕细琢的孟剑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中国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两丝”钳工顾秋亮;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红。他们的事迹播出后,得到了全国技工学校学生的热烈赞誉,也鼓舞鞭策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此后,各条战线涌现出来一大批“大国工匠”式的人才和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被习近平总书记赞扬为“状元技工”的许启亮;有平凡的工作,非凡的大师的李万君;有新电商功勋的邓建军;有敢在火药上动刀的徐立平;有中国兵器绝活钳工的张新停;有中国导弹铸造“外衣”的毛腊生;有二炮利剑先锋的潭清泉;有战斗在采油一线的技师代旭升;有钉钉子精神的桑仁龙;有托举高铁“跳板”的翟长青;有高压变电上的“鲁班”王开库;有点亮战斗机双眼的陈劲松等,举不胜举。这些工匠的成功之路证明,技工教育大有可为,技工教育正在实现为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人才支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