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职业道德及行为的养成

二、注重职业道德及行为的养成

1.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衡量职业素养的重要概念,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包含在各类特定职业关系中应遵循的规范。从大的层面来讲,职业道德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道德准则在职业领域的延伸,即敬业、诚信、友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内核,也是职业活动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了职业道德,任何职业评价都是不成立的。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要特别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校园内,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定要遵守,为人要重信守诺,要有班集体意识,要有集体荣誉感,对不良行为要积极处理,主动规避,强化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能够抵御诱惑。就业层面,要帮助学生认清职业道德对于日后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影响道德判断和个人行为[2]

2.认清自我角色的转变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清晰了解学校和职场的差别,了解学生和从业者的区别,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不要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情绪及思维判断力偏差,影响个人职业行为。教师也要根据专业情况,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所对应的行业情况,通过对从业大环境的介绍,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冷静地期待职业与岗位要求,心理上杜绝陌生感和排斥感。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积极准备,引导劳动者坚定信念和信心,使其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