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

三、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

1.政府部门要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要在中职院校中运用各种法律法规,确立中职校企合作参与方的问责制,这样才拥有可执行性。也只有获得政策的支持,中职校企合作才可能避免出现一些风险。所以,政府部门要在中职校企合作教学中要有所行动,根据实际的情况予以政策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同时,通过中职院校的人事改革策略,完善用人的制度,主动地吸收和鼓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中职院校来做兼职教师,也鼓励教师去到企业进行实践,并且要加大资金力度进行校企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2.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使学生能够毕业之后就能很好地融入企业工作中。所以,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通过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进行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技巧。因此,对于中职院校的而言,其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技能大赛,对于在比赛获得名次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企业供岗实习的制度;对学校里开设的稀缺专业,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拓展技能人才的评价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3]

3.以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首先,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学校和企业一定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按照教学的需要以及企业工作的需要,由教师带队,定期把学生安排到企业里面进行实践,让学生真实体会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工作环境,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收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办法获得的知识,等学生实践完了之后,把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整合成一本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教材。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企业的变化、实践情况来进行研究和修改,让其真正成为一本实用的教学资料,以此来改变教学模式。

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的能力。由于中职的学生普遍文学基础都比较差、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大多数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其实也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从而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成效。因此,只有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技能。通过在操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

最后,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企业不像学校,校园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学生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比较单纯的。但是在企业里,学生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企业的环境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通过和企业的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和他们交往,才能学习到进入社会之后需要注意的事和各种礼仪,同时在企业中养成吃苦耐劳的、敬业的好习惯,为自己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