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改变教学观念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需要机电专业的教师正确地认识一体化教学,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然后是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1]。(1)学习一体化教学,能够借鉴他校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2)实践经验,中职培养机电行业一线的技术人才,需要教师深入到社会的企业公司,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的要求,与就业的学生保持联系,让其分享岗位经验。学校也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开展一些讲座或者组织教师走出学校,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经验。
2.注意教学问题,避免教学误区
理实一体化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娴熟[2]。但是学生仅是推动理实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因素,教师则是起重要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只有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安全指导,能让学生时刻绷紧安全之弦,使他们在安全操作的基础上对课堂知识加以印证[3]。
3.校企合作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改造建设是“三个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课堂教学与实训室、生产车间一体化,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合一”。此外,采用分组协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在车间现场研究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同学们在小组间还可以密切协作,共同完成相应的任务。在“三个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行为引导式教学”,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实现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教学的内容要以产品制作为载体,根据企业工艺流程确定教学和实训过程,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和进行生产性实训来学到真正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4]。
4.优化中职教学资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职学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展,数学资源缺失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实训设施、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等都严重不足,阻碍着中职学校的发展与完善。要求教师通过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结合生产实际,整合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编写一些优秀的校本教材,使其符合一体化教学。同时,由于机电实训设备价格相对较高,学校也需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