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二、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我院数控加工专业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原因在于改革,专业的更大发展也必须深化改革。

1.完善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是拉动教学的引擎,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就是课程设置改革。我们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验,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人社部颁发的《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是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我们必须遵循。其次,要形成具有我院特色、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方案”虽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总依据、总遵循,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一方面该方案不一定完全适应我院实际,另一方面,“方案”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我们要将“方案”中要求开设的课程与我院实际情况相结合、相融通,进而形成具有我院特色、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思路是:在每学期仍安排一门一体化课程作为主修课程的基础上,同时配以若干门辅助课程。主辅课程由同一位或同一组一体化教师讲授,将主修课程需要的知识点融入其中。比如在讲授零件钳加工、零件普通车床加工、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等课程时,要把机械制图和公差等知识融入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主讲教师既要做好操作指导,又要搞好相关学科理论讲解。

在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还要合理确定各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初步设想是在每门主修一体化课程中均设置若干项目,也就是制作若干个工件(作品),围绕这些项目(作品)科学选定主、辅课程的教学内容。

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一体化师资团队,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如前所述,虽然该专业现有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较强,但由于数控技术发展很快,稍有懈怠就会知识陈旧、技术落伍。因此,提高师资素质势在必行。要积极争取学院支持,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下厂实践、外出参加省培、国培等形式不断充实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努力使教师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立足在较高起点上谋划教学、开展教学。

3.合理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知识与技能的媒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目前,技工院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1]。根据我系数控加工专业多年的尝试,我们认为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千秋,都有用武之地,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年级段、不同课程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方法绝非“单打一”,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管齐下。如在学生入学之初的课程教学中,宜多选择讲授法;第二个学期的课程可讲授法与讨论法并用,以讲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第三个学期可选择行为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第四个学期之后主要以项目教学为主。这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相应随之提高,这时候开展项目教学就会水到渠成。而项目教学法因其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显著特点,已成为在一体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技能人才的首选教学方法之一。

4.探索产教结合路径

产教结合是一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院办学经费的不足。二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生产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学生会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2]。四是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客观上也为家庭困难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结合数控加工专业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从更新观念、人员配置、设备选用、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努力探索产教结合路径,争取提高教育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