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机床中的具体应用

二、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机床中的具体应用

1.应用要点

为使数控技术想要在机械加工机床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对相关的应用要点加以了解和掌握。

(1)夹具的选择。通过机械加工机床对相关的零件进行处理之前,为确保加工精度达到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分析图样,同时,还要对待加工零件的几何条件进行检查核对,随后针对零件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加工工艺进行合理选择[2]。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若是所选的加工工艺不合理,则可能在加工的过程中,造成零件损伤,严重时会导致零件报废。例如,在对零件进行车削加工前,如果沿X轴运行的方向未能与主轴保持垂直,那么便会使垂直度无法达到规定要求,零件的加工精度会随之受到影响。对零件进行加工时,应对夹具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选择夹具时,应当考虑待加工的具体部位以及定位基准,由于机械加工机床对零件加工时,主轴需要保持高速旋转,从而对夹具的夹紧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此,可在实际加工中,选取液压高速动力卡盘,这样不但能够使夹紧度达到要求,而且还能使零件的加工精度符合质量标准。

(2)加工方案优化。对于机械制造而言,不同的零件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为确保加工出来的零件满足机械制造的实际需要,可按照具体情况,对零件加工方案进行确定,主要包括工艺的选择、工序的安排以及走刀路线的优化等内容。在机械加工机床中,对数控技术进行应用时,可以借助数字化系统,对零件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数据的形式,给机床下达相应的指令,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加工流程,完成自动加工。在此需要着重阐明的一点是,机械制造中,大部分零件的加工过程都比较复杂,同时,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鉴于此,应在机床加工前,需对加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此来对零件加工进行指导,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零件的整体质量[3]

(3)编写控制程序。在机械加工机床中,对数控技术进行应用时,相关控制程序的编写质量直接关系到具体的应用效果。鉴于此,负责编程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零件的加工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工艺流程及辅助工序进行分析,根据预先确定好的顺序和指令代码,对数控加工程序进行编写。同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控系统的控制难度,并进一步提升零件的精度,可按照最小程序段,对控制程序进行编写,这样能够使加工工艺流程得以简化,并缩小零件的加工误差,提高质量。

2.应用实例

现阶段,在机械加工机床中,数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较常见的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下面以典型的车床为例,对数控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某零件需要对回转体进行加工,这是机械加工中较为典型的零件表面加工环节,由于该零件本身的形状并不非常复杂,故此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数控程序进行编写。

(1)加工路线。在对该零件的加工路线进行确定时,可以遵循先主要后次要、先粗加后精加的原则,利用固定循环指令,对零件的外部轮廓进行粗加,随后进行精加,最后加工螺纹。

(2)装夹及对刀点。用卡盘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夹紧,并将对刀点确定在零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位置处。

(3)刀具选择。可用于该零件加工的刀具共有四种,分别为粗加外圆车刀、精加外圆车刀、切槽刀以及螺纹刀。具体加工时,可以通过试切法进行对刀,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端面加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