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经验与应用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经验与应用

1.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技工学校的“一体化”教学要结合专业特性,以专业实际要求为出发点,院校需要建立生产、科研一致的教学场地,让学生有身处职业环境的感受,学习不会空洞,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些教学场地的建立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作为强有力的保障。

2.专业设置要合理。“一体化”教学模式要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要形成“专业围着市场转”的概念,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中心,专业的升级也要不断地进行。另外,还要多渠道、大范围地收集信息,保证专业的调整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开封的技师学校每年都会开展“校企合作会”,通过举办这个活动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对于岗位的需求状况等,通过实际的调研,调整专业课程,紧跟市场变化的步伐,掌握企业用人需求;新乡市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要求增强各个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创新,制订一体化课改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目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合理重组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建立形式多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体系。“一体化”教学“合做”合一,要进行模块化教学,要求学校训练和企业工作一致、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一致、学校的考核与企业的技能考核一致等;还要做好“一体化”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凸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形成团队教学的模式,进行小班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让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够有效对接,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开展技能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完成课题,提高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