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筑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筑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

在新形势下,工程制图课程改革需要学校以及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借助校企合作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应该加强与企业以及学生的互动交流,明确建筑测量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行业的趋势等,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统一。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各大建筑企业中进行调研,内容要具体、领域要广泛,包括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回访等[3]。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以及实践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质疑,及时发现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研究或者资料查找的方式进行解决。

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工程制图的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工程图纸本身具有抽象性,通常初学者难以完全看懂,加上在不同的地区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的技术等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工程图纸的绘制也会出现不同之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就很难全面理解工程制图的深层知识。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借助实际案例,将不同地区的建设项目作为教学的实体,同时使用互联网技术、VR虚拟技术等,将其展现在课堂上,从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区使用的工程图纸照片或者视频中为学生讲解隐蔽工程结构的绘制方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与学习,从使用的材料、建设工艺等各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工程制图的理解力,这样还能让教学与市场相接轨,扩大校企合作的领域。

2.校企联合共同编制教材

工程制图专业的教材编制需要学校教师与行业的骨干等共同编制,到达工程制图教材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目标。首先,企业具备丰富的、真实的制图案例,同时企业的员工也在多年的岗位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制图经验,如果能够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与沉淀,将会是推动企业发展以及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很多企业也认识到总结与探索的重要性,开展了相关的年度总结交流会议或者研讨会等,不少企业还鼓励员工积极撰写论文或者学术报告等。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很多企业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上,部分员工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总结与探索,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作为主导,教师担任主笔,对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这样工程制图的教材才会适应企业的发展,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在教材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搭配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课题的比例,理论知识不能过于冗长或者难度过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实践课题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实践的内容要具有启发性以及思考性,让学生从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4]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工程制图专业的改革也需要打造专业性更强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并开展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研讨会或者座谈会,提出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集思广益总结解决的对策。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积极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工程制图理念与技艺等,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视野,夯实工程制图的专业知识,以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还应该构建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骨干专家为辅助的师资团队,双方相互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提升工程制图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企业学习的平台,在假期或者周末让教师回到企业的一线岗位,从实际的操作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内外实践的机会,比如:按照一般企业的结构,在实训基地中设置设计部、总工部以及工程部等,然后将学生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制图以及识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