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途径

三、优化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途径

1.对管理团队进行培训

技工院校要想在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优化内部学生的管理模式,就需要从提升教职人员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观念两方面进行。新时期我国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平等、和谐、互动式的校园学习氛围。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除了要满足现代化的企业服务需求、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因此,为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技工院校管理者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当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保证管理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内部管理团队当中出现的年龄层偏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院校还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并积极引进社会当中管理专业的人才,为院校管理团队输送新鲜血液。

2.拓宽管理渠道

基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技工院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而院校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技术,引进相应的工作设备,从而通过网络信息渠道拓宽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具体的工作就是通过完善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将学生的学习信息记录在网络上,并定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更新。除了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还应当涉及寝室卫生的管理情况、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等。管理人员还应当设置学生互评及师生互评机制,更全面地体现出学生在校园学习及生活中的状态,确保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从中体现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新型教学理念,对授课教师和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一视同仁,提高学生对应用型高校的满意度。

此外,拓宽管理渠道的方式不是仅局限于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在学生之中选拔出一部分具有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学员组成管理小分队,与教职人员一起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让优秀学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优秀学员的选择上,除了可以选择每年的三好学生,也可以由学生当中的党员积极分子来直接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3.健全管理制度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技工院校必须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教学管理规定,依照学生之间的个人能力的差异,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4]。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教师、学生作为教育根本,禁止强行用制度管人,应使用教育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还应在日常管理机制上积极创新,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方案,让学生能够真正得到学校关注。最后,管理制度还可以与奖励机制结合起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颁发奖状,并用来进行奖学金评选。利用这些方式保证新时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提供基础保障,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必须从合理优化管理路径方面入手,创新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和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管理渠道,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健全管理机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管理条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奖励竞争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