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教师电子商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前提是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它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系统丰富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扎实熟练的电子商务实际操作技能和系统管理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对通用电子商务软件系统模块的操作加以学习。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准备工作,对于实验课,由于缺乏社会研究,缺乏充分的准备过程。因此,作为一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并且要精通计算机[2]

2.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

电子商务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系统的素质,跨专业地学习与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境应了如指掌并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选择实践基地方面存在困难,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突出了其实践特点。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首先,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实习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和年级进行实践,然后在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完成剩余的课程。其次,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教学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工作。再次,联系专业就业实践服务机构,建立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求各部门、院校领导走出校园,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积极沟通,与企业、用人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建立多个稳定的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最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除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相关科研项目,自主开展一些有创意的电子商务研究项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