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张磊,任惠,胡文平.电网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J].广东电力,2010,7,23(7):12-17,42.
[2]周明,冉瑞江,李庚银.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22):14-21.
[3]陈厚合,李国庆,张芳晶.风电并网系统区域间概率可用输电能力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1):59-65.
[4]韩花荣,徐婧劼,范镇南.改进细菌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5,52(10):23-28.
[5]李国庆,张健.含VSC-HVDC的交直流系统可用输电能力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46-52.
[6]张艳丽,武俊丽,崔继仁等.基于UPFC的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6):22-23.
[7]李国庆,孙银峰,王利猛.基于内点法考虑风电穿透率的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3):1-7.
[8]方伟,孙俊,谢振平等.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及控制参数研究[J].物理学报,2010,59(6):3686-3694.
[9]黄丽,彭道刚,顾立群,等.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负荷优化分配的研究[J].控制工程,2017,24(7):1402-1408.
[10]杜康宇,毛力,毛羽,等.量子粒子群优化的人工蜂群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37(3):130-137.
[11]陈汉武,朱建锋,阮越,等.带交叉算子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2016,46(1):23-29.
【本文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010GRB1000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415015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