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1.课题研究的内容
包括工匠精神概念、特点和价值取向与当代价值;工匠精神对课程体系的影响;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工匠精神概念、特点和价值取向与当代价值的分析与表述,工匠精神对课程体系的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经历筹备、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六个阶段。
(1)2017年5~6月为筹备阶段
①成立课题组。为确保课题研究质量,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教研室与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共同组成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技工院校及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也有富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双肩挑干部,还有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他们在核心刊物、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了大量文章,在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都有所建树,其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完成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制定《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任务书》。课题组按照中国职协的要求,以项目名称、目的和意义、概念界定、课题论证、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内容、实施步骤、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经费预算及来源、组织机构和人员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任务书》,并以方案为基础,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筹备工作。
(2)2017年6~7月为立项阶段
向中国职协提交《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立项课题申报评审书》《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任务书》,经中国职协审定,认为课题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意立项。
(3)2017年8月为开题阶段
2017年10月,课题组在长春市召开了“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会,专家评委对技工院校学生工匠培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研究提纲进行了审议。课题组在广泛听取专家评委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开题报告和研究提纲。
(4)2017年9月~2018年9月为研究阶段
一是撰写子课题研究提纲、研究计划和文献综述。课题组按照分工撰写了子课题研究提纲、研究计划,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子课题研究文献综述。在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召开了课题研究推进会,对子课题研究提纲、研究计划和文献综述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部署了下一步研究任务。
二是做好调研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和技工院校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情况调研报告》,为总结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查阅职业教育文献,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课题组成员查阅文献(文章)100余部(篇),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课题组成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研究思路,增强了信心。
四是召开课题研究论证会,完善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工匠精神概念、特点和价值取向与当代价值研究报告》《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课程体系的影响研究报告》《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报告》,并于2018年5月提交子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在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完善了子课题研究报告。
五是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研讨会,为结题工作做好准备。课题负责人在综合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课题研究报告,并提交课题组成员讨论和完善。经反复修改,提交到课题研究成果论证会论证,最终形成了《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报告》。
(5)2018年10月为课题研究结题阶段
一是召开结题会,聘请专家评委全面审议《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研究报告》《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开发结题报告》,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两个报告。
二是将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三个子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上报中国职协审查和认定,办理结题等事宜。
(6)2018年10月以后为课题研究成果推广阶段
通过多种方式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推动我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实现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