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践反思
2025年10月30日
六、实践反思
结合此次教学实践,对建构主义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
1.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之前的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包括什么时候讲哪部分内容、什么时候组织学员开展活动都可以设计得非常精准,如果出现了一些无法把控的问题,可以选择性地忽略,只要不与学员纠缠,是可以搪塞过去的。
建构主义教学却是以学员为中心,同时是调动学员的旧知,所以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例如:现场讨论时,可能会出现连教师都不理解的概念与技巧,这时要求教师需要掌握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比如5W1H法、诘问法等,要能熟练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参与学习的学员中,有的学员可能比教师还强,他们可能会问出犀利的问题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化解。
2.教师要忍住充当判官的角色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更多地担当引导者,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学员,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要随时让学员来解决,而不是为了省时省力自己给了答案。
而传统的教师更多地担任了裁判的角色,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很像传统教育里的“填鸭法”,已经被别人反复咀嚼过的食物,无法让人获得更好的体验。
3.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求高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建构主义教学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合适的学习活动,就无法让学员动手解决问题,更不用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一个优秀的学习活动是需要提前设计的,运用时还要细化和精化,最终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