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结论

十、结论

1.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进一步说明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即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提高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当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未能顺利对接,最终影响了就业质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问题,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应如下功能:

(1)实训基地应具有人才培养功能;

(2)实训基地应具有社会服务功能;

(3)实训基地应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2.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公共实训基地核心功能之一是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实训基地技术技能竞赛服务功能,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以专业实训综合项目为导向制定赛制,构建具有大众化与普遍性、项目化与层次性、校际化与辐射性等特色的师生实践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评”为指导,坚持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服务能力。

3.职业技能鉴定

公共实训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全体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它可为各类职业院校提供实训服务,为企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供培训,也可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服务。

4.建设好大师工作室,促进公共实训基地发展

公共实训基地中的大师工作室可实现如下功能:其一是立足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实施技术改造、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其二是开展技术交流,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为公共实训基地提供交流平台;其三是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实训基地和社会培养技术骨干。其四是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发挥全体成员的特长与优势,在培养、传承技能和推动现代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发挥作用。

5.夯实专业教学建设,筑牢公共实训基地基础

首先是校企一体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共同开发以实训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技能方向课,制定课程标准,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过程评价等科研活动,凸显任务引领性教材、校本教材、视频教材和工作页的编写工作。其次是校企一体共同组织教学过程。根据共同确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调动教师和师傅的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6.公共实训基地学制培养与技能培训双轮驱动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开展基地与职业学校间的合作。共同进行课程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该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实训项目把理论与实践加以整合,重构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师生共同实施实训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实训基地建设应该与课程建设和改革相配套,以基础技术技能实训项目和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实训项目为指导,为课程改革、综合实训项目建设提供设施、设备及场所等物质保障,不断更新提高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意识,努力做到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一致,达到“共建共赢”的互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