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研究工匠精神的意义
2025年10月30日
一、职业教育中研究工匠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优化改革
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专业技术强、职业道德高的技术型人才,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渡的伟大目标。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职业教育的成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经济实力的关键。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是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2.有利于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不光是在专业知识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学生,更应该是将知识充分应用于操作,本身具有良好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全面型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不是培育研究性、学术性人才,而是培育技术性、专业性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工匠精神将发挥巨大作用,引导学生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同时,不忘初心,保持朴素工匠精神和忘我付出的品质,既能传承固有的工艺和技术,又能与时俱进、推陈创新[2]。
3.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
职业教育类似于“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案,将培养出的学生由校园直接输送到企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出职业性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快速的角色转换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节奏。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塑造大国小家、坚强乐观、勇于创新的品格,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融入社会,实现由学生到技术人员的角色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