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1.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情况现状

(1)就业定位准确

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需求,职业院校为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主动地围绕社会所需进行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因此,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对口性强,就业率有所保障。

(2)就业层次多元化

市场经济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生拥有了更广泛的就业途径,比如就业推介会、人才市场、网上招聘以及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等。

(3)就业质量不高

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基本权益得不到保证、晋升空间受限等不良情况。

(4)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严重缺乏发展后劲、跟不上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匮乏以及适应性差等现象。

2.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使命,“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同时由于经费、师资、实训设备等原因,使得职业教育不得不与企业密切合作,校企之间的合作带动了就业率的提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出于教育经费、师资、实训场地等方面考虑,往往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的灌输;另一方面,企业本着逐利的原则仅仅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去使用,而不会考虑其长远的发展;重要的方面是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过多地倾向了就业而忽略了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