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管理精细化要求,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

七、适应社会管理精细化要求,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宏观上讲,社会治理精细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从微观上讲,社会治理精细化对技工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应对这一要求,技工院校需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精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社会管理组织规范化,技工院校是社会活动形式之一,因此,这一要求就成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的风向标。所以,技工院校应健全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学校长、教务科、教研室(系)分级管理和逐级负责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精细化。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责的精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包含了管理职责的精细化,要求教学管理职责更加明确、具体。所以,技工院校从校长、教学校长、教务科、教研室、教师的职责入手,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管理五级职责,实现教学管理职责的精细化。三是规范教学管理内容,实现管理内容的精细化。在社会治理精细化大背景下,大到各级政府,小到工作方方面面都强调精细化管理。因此,技工院校应从规范课标、教学运行、实习实验基地、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入手,实现教学管理内容的精细化。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制度化管理是社会治理精细化又一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将教学管理带入制度化管理的范畴。因此,技工院校应从教学管理内容入手,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内容精细化和全覆盖,扫清管理死角,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细化。五是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实现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精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也应涵盖其中。因此,技工院校应建立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构成成要素的精细化[9]

综上所述,新常态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也对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顺应这一要求,适时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提高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