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提高教学创新
中职课程教学的侧重是使学生把握基本理论知识,进而学会实践应用。对于机电专业来说,实践操作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中职机电专业理论教学中,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可以将实践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如将系统模拟仿真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使学生通过动态化的多维立体式教学,让沉闷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这样一来,通过动态化的讲解,学生仿佛置身于实践操作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发问,达到在课堂上的理解消化,有利于实践内容的运用。另外,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手段,实现中职机电教学的有效创新[3]。
2.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精益求精、踏实、创新,在职业技术类专业教育中就是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对于技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可以阐述为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4]。在中职机电专业教育中,一方面要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不同类型的实际操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利用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利用社会资源,开拓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成为行业精英的基本素质,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心理学、交际学、文学通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发挥创新竞赛的作用
中职机电专业的培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机电专业注重的是实际操作水平,考核的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理论知识的落脚点是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对于机电专业来说,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竞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创新大赛,如机电一体化应用大赛、机器人团体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校内竞赛,可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更高一级的比赛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利用各种类型的专业竞赛机会,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5]。
总之,学徒制视域下的中职机电专业教育,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相融合,将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契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