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强化以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9年11月,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圳举行,会议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国家高度的重视下,中等职业教育已经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人的追求和理想必须通过职业来实现,而职业生涯的成败又与职业生涯教育息息相关[4]。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倡导的应对社会发展需要所在各级学校进行的重要教育内容,强化以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必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落实自我规划,有计划及有目的地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强化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升级。

2.实现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高度统一

当前,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整体课程规划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所占学时,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高度统一是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要统筹编排基础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模式。在打破传统“填鸭式”课堂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翻转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

3.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2019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保障有序开展有关师资培训 ,从2020年起,发挥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项目的主渠道作用,将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纳入职业院校教师相关培训规划中”。《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通知》,进一步凸显了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5]。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将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纳入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之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