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与机械修理一体化的实践
为使机修钳工在机械修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应当加快实现机修钳工与机械修理一体化的目标。
1.准备阶段一体化
机修钳工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前,为满足一体化的要求,除遵守现行的行业标准之外,还应根据机械设备的维修规程进行操作,从而确保修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机修钳工应当对待维修机械设备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询问设备操作者,掌握机械故障前后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好机械设备的零部件数量及规格尺寸等数据,为后续修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机修钳工可依据机械修理理论,以快速恢复机械设备的性能作为修理目标,确定故障位置、查明故障成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处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机械设备恢复正常。机修钳工应当对如下事项加以注意:
(1)掌握结构原理
由于机械设备的种类较多,不同的设备结构和设计原理均不相同,为实现快速修复的目标,机修钳工应当了解并掌握各类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其设计原理,尤其须掌握拆装技巧,以免在维修时因拆装不当引起新的故障问题。
(2)了解机械运行状况
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时,与出现故障后的运行状况会有所差别,为达到准确判断故障位置的目的,机修钳工应当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针对故障成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在机械设备修理完毕后,机修钳工应当做好总结工作,为日后修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维修过程一体化
机修钳工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的过程中,应当在具体作业时,遵循一体化的标准,严格依据机械设备的拆卸流程对故障问题进行排查。具体的操作要点如下:在拆卸机械设备前,必须将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对机械设备拆卸。若是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进行整体性拆卸,机修钳工应当找到该设备的结构图,据此对机械进行拆解。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拆卸不当可能会引起新的问题,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机修钳工除了应当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对机械设备的拆卸过程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同时,丰富的机械修理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由此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拆卸工作高质量完成。通过机修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不但可以使机械修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还能缩短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有助于机械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保养维护一体化
为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机修钳工应当加大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力度,这是机修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机修钳工应当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的构造情况,针对设备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及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保养维护,借此来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概率。同时,机修钳工应依据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情况,对具体的工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机械修理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使机械修理实践转化为理论,以便指导操作,这有利于促进机修钳工与机械修理一体化的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