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方法

二、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方法

1.合理选择刀具角度与材料

在当前工业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零件较之从前也更具统一化与标准化特点,而自然的数控车床所适用的工具也必然具有这些特点。虽然数控车床有着自身较为完善的样式、材质以及一些性能多样的数控刀具库。基于这种情况,要想保证数控车床加工精度,就需要保证所选刀具比较科学合理,比如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刀具的硬度、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在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刀具材质主要有合金与高速钢等。

2.对于数控车床对刀具的影响加以重视

如果我们在对机械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已经将工件加装的方式确定好了,就需要在随后对刀具的对刀点加以确定。对刀点所指的是在坐标系上刀具运动最开始的那个点,我们常常将对刀点寻找的过程称之为零件对刀。在实践中需要对该过程给予足够重视,刀出现问题会使机械零件加工的精度受到影响,而且其中还有可能存有一些危害到人员安全的安全隐患。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数控车床对刀具的影响[2]

3.提高伺服电机质量,确保伺服精度

伺服电机在工作中都有对应的温湿度要求,所以伺服拥有保温系统,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都在允许范围之内。从生产效率考虑,建议购买质量好的驱动器和电机,确保伺服精度符合生产标准。

4.提升工人插补计算能力,确保零件形状符合标准

在一些比较特别形状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刀具不能实现切实的形状,只能采用调整手段无限接近设计要求的形状或者曲线。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用到插补计算。插补计算指的是依靠折线轨迹不断接近加工形状的一种能力,其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将计算结果输入命令端实现对具体加工的控制。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调试,实现良好的插补,只有符合生产要求之后才能规模生产。

5.合理运用误差补偿

采用误差补偿,就是当车床运动坐标轴上出现误差时,可利用数控系统自带的补偿功能消除误差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数控车床实际生产加工精度。采用误差补偿,可以实现在较低精度的数控车床上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在半闭环数控系统中,反向偏差直接影响车床的定位精度,从而造成零件生产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于国内所用的数控车床,当其定位精度高于0.01mm时,该机床均缺少自动补偿反向间隙功能。此时可利用相应软件进行编程,有效清除反向间隙。在其他类型的数控车床中,可在数控系统内设置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各轴的反向间隙。当某轴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改变运动反向时,可从运行的存储单元内读取反向间隙值,对坐标位置进行补偿修正,从而实现车床的准确定位,消除反向间隙造成的加工误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