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策略
1.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实现“走出去,引进来”
在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重合率高的实际情况下,精良、专业,高效、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梯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需在校内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将培训涉猎范围下沉到地方中职学校,尤其是民办中职学校,给予中职教师走出去的机会,拓宽视野,加强与同行业的经验交流。将“双创”培训深入有效地落实到地方职校的培训内容中,有利于强化教师的职业能力、理论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夯实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双导师式的教育培养模式,邀请企业导师、工匠型人才、行业代表、优秀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创业团队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将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思路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从而给本校师生带来创新创业的启发和引导。
2.引导“双创+”理念进课堂
单独开设双创课程,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辐射到各个专业中,有效地形成“双创+”的培养思路。
中职学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的设置,适时、适当、适量地引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思路,尤其是专业教师,要结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本专业的行业特色以及学生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外,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多元灵活的就业能力[2]。
3.中职校园“创业孵化基地”的打造和建设
结合本校的特色,在校园内打造“创业孵化基地”,给学生提供“零成本”的创业起步平台,充分调动各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让学生的积极性在创业孵化基地得到调动,并发扬“创业人人有可能,就业前置化”的先进培养理念。
4.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2019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这次大赛给全国各省市的技工院校提供了良好专业的竞赛平台,也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大赛平台,让本校师生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本校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行业协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得经验获认可,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双创工作,确保技工院校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5.打破传统,拥抱改革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输出形式传统。在招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打破传统,不单纯地依赖某个企业的用人需求,而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新媒体经济多元化的机会下,学校要紧跟时代的脉络,积极顺应改革的潮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