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2025年10月30日
二、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及理念是,教师习惯于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而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习惯于闭门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而不予应用。在教育方法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灌输,而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只把学生当成拥有共性的接受知识的标准容器,而很少考虑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差异性、特殊性。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在数学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学生通过互相协同、分角色扮演、互相竞争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可深化理解知识,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的环境[3]。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化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基础课程。《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计算机排版、商业摄影、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等工作。
授课对象是计算机平面设计17级的学生,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掌握胸卡及名片的制作,对企业VI视觉设计有了一定的认知,适应一体化授课方式,可熟练使用教学平台学习和交流,善于从互联网获取信息,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为了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前教师已在教学平台上传相关知识学习视频,融合图片、动画等具有交互功能的数字化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知识传授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使“线上线下”教学实现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