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开放性教学
本课题组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研究,认为“开放性教学”更适合吉林油田员工培训的具体实际。
1.理论基础
“开放性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结合吉林油田员工的成人学习特征,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融合。
这两种理论均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师”。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和动机变化上,而不应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且教师应通过教与学两个方面,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以采油班组长培训班为例,开放性教学做到了:一是创设有利于学员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分组自由活动,集中解决问题的形式,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员的学习活力;二是设定开放性问题,通过对研究题目的分析、争论和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员的求知欲,让学员的思维和心态都处于开放的状态;三是选择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不拘一格的方式,运用在解决个案上的方法和技巧全部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让学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习掌握到更多规律性的方法,使其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基本框架
(1)开放的教学氛围
开放的教学氛围是开放性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包括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教学气氛。
开放教学氛围的基本要求是:民主、平等、和谐和宽松。
开放性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同学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学员在知识上的“引导者”,同时自身也是一位“学习者”,只是所学的内容与学员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
教师要从心理上对自身重新定位,放下对学员行为的控制心理,纠正部分教师对学员的藐视态度,向学员开放自己心理空间,并以此赢得学员的信赖继而彼此接受。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是教师的从教态度要端正,是发自内心的爱教育、爱岗位、爱学员,这种责任感才是做好教育的首因。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员,鼓励学员积极思考,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学员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的见解只要有合理的地方,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即使有缺点或者根本就不正确,教师也不能一下否定,而要在肯定其精神可嘉的基础上引导其校正。
(2)合适的师生定位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始终坚持“学员是主体,以学员为中心”的原则,教学过程围绕“学员和学员的学习”这一核心,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角。例如引导学员自己制定学习和纪律规定、制订学习计划书、组建学习小组等各种方式,都可以帮助学员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判断学员已经能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①学员能够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②学员在无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③学员能够协作学习,配合教学,形成学习型团队;④学员能够理解学习的价值,主动汲取、认真思考,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⑤学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总结经验、归纳方法,调整学习心态,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师是教学导演。学员能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被忽略。开放性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课程整体设计;②设计科学的问题,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③把控整个教学实施,引领方向、监督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⑤做好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改进工作。
(3)科学的设定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开放性教学中的问题设定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和提取,教师要引导学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设定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去学习,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采油班组长培训班为例,教师采用了以下方法:①通过操作项目的选定、争论、分析和归纳,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员在开放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②通过观察学员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指出学员在运用理论知识上存在的错误,引导学员对细节问题深入思考;③学员通过小组个案任务的完成,了解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知识,深层次地去理解采油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④让学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员将该方法运用于其他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中,让学员深刻认识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主动归纳总结学习经验,最终让学员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
实践证明,通过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很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增强师生感情,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这有助于建立起开放性教学所需要的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同学型师生关系。
(4)多样的教学方法
开放性教学以互动式教学形式为主。
①研讨法。通过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知识培训和态度培训。
②角色扮演法。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在状况的环境,指定学员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从而提高扮演者主动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
③案例分析法。利用图书或影片,将实际或想象的情况,用相当详细的方式描述出来,并进行分析。适用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④户外训练法。运用独特的情景设计,通过户外项目体验激发学员的潜力,增强团队活力。适用于态度培训。
3.诠释说明
第一,开放性教学中的“开放”意义丰富,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学员思维的开放、学员学习行为的开放等。
第二,开放性教学整个过程是在教师控制下完成的。所谓的“开放”要在教师的科学设计和精心安排下实现。
第三,教师要给予学员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目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自主独立的思维意识和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开放性教学的教学形式呈多样性,例如娱乐、游戏、研讨、辩论、参观、实践、汇报、发布等。
第五,开放性教学的学员不像是来学习的,更像是来参加聚会的,课堂的外在表现为“散”“乱”“杂”,看起来“课不像课”。
第六,学员在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表现出自我摄取知识、自我发展智能和自我人格完善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