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筑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化
建筑测量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的学科,需要教师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工程制图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思路比较陈旧。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部分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述更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制图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其实不然,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得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制图探究与学习中,导致教学效率会越来越低。再加上工程制图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思维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认知,但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思考以及想象的空间较少,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升[1]。
2.教材设置不合理
教材是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很多工程制图的技术以及理论知识都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仍然使用比较陈旧的教材,那么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就很难适应。教材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部分院校的教材内容仍然停留在尺规制图的时期,虽然有些教材阐释了Auto CAD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但是缺乏创新的理念,内容不具体,缺少实用性。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仅仅掌握了工程制图的相关知识,却不熟悉使用CAD命令操作的方法,那么素质的发展就很难符合国家以及行业的要求。此外,在很多工程制图的教材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配合比例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题,使其在实践中理解并应用知识。
3.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强
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工程制图课程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挑战,如传统的设计方式、材料使用、技术技艺等都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分析建筑行业的新趋势,并将其能够紧密地结合在日常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更高。但是,目前部分院校对工程制图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不足,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部分教师年龄比较大,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学习新思路以及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部分教师比较年轻,虽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使得工程制图的教学效率难以提升。此外,部分院校对工程制图的投入不足,学生缺少完备的实训基地,再加上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强,教师与行业的带头人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