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结论
2025年10月30日
十、结论
国家高度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德育内容,都要在德育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为技工院校设置的德育课程标准将不同级别的技工院校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时安排、评价标准等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不过,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的德育课程结构扭曲、理论学时被压缩、训练学时被忽略等情况。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不仅影响到德育教师工作热情的激发,而且还关系到德育课程的评价。企业作为协作方,对技工院校要求的德育介入采取消极配合态度,影响了德育课程在课堂外的开展[8]。所以,要想改善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建设现状,教师必须在国家规定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开发校本教材,充分体现学校德育特色和实效性;德育教师要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树立与时俱进、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德育大课程观[9];德育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校园文化、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为德育课程所用;技工院校要转变观念,建立工学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