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部位分类及食用方法
2025年11月04日
羊肉部位分类及食用方法
按照烹调的需要,羊除头、蹄以外,一般可分为以下13个部位:
脖颈 即脖颈肉。质地老,筋多,韧性大。适于烧、炖及制馅。
上脑 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质地较嫩,适于熘、炒、氽等。
肋条 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薄膜,肥瘦混合,质地松软。适于扒、烧、焖和制馅等。
哈利巴 包着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连,质地较老,适于炖、焖、烧等。
外脊 脊骨两侧的肉。纤维细短,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煎、爆等。
胸口 脖颈下、两前腿间。肥多瘦少,无筋。适于烧、焖、扒等。
里脊 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肉。纤维细长,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炸、煎等。
三岔 脊椎骨后端,羊尾前端。有一层夹筋,肥瘦各半。适于炒、爆等。
磨裆 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质地松软,适于爆、炒、炸、烤等。
黄瓜条 磨裆前端,三岔下端。质地较老,适于炸、爆等。
腰窝 后腹部,后腿前。肥瘦夹杂,有筋膜。适于炖、扒等。
腱子 前后腿上的瘦肉。前腿上的称前锤子,后腿上的称腱子。肉中夹筋,筋肉相连,适于酱制。
羊尾 绵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浓香,膻味较重,适于炸和拔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