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上册》简介
《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上册》这本书是由.中共榆社县委史志室编创作的,《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上册》共有446章节
1
《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编审委员会
主 任 郭建雄 魏 栋 副主任 高 杰 赵 月(女) 武春林 高建伟 委 员 刘艳萍(女) 柳扣兔 王卫东 易俊杰 张跃清 ...
2
《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编撰委员会
主 编 杨玉文 特邀副主编 曹成斌 石建兰(女) 常水明 陈谡卿(女) 编 辑 (按姓氏笔画为序) 田永进 任贵平 乔...
3
序
中共榆社县委书记 郭建雄 榆社县人民政府县长 魏 栋 在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正式出...
4
目录
目 录 《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编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榆社县历史》(1935-2019)编撰委员会 序 第一编 中共榆社县党组织的创建及...
5
第一编 中共榆社县党组织的创建及其活动(1935年12月—1937年6月)
...
6
第一章 榆社县党组织建立的社会条件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榆社县由于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距离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较远,因此,榆社县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劳动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7
第一节 榆社县党组织建立前的社会矛盾和榆社人民早期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榆社县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榆次接壤,西与太谷、祁县相依,南与武乡毗邻。全县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其中91%为丘陵山地,河谷、平川仅占总...
8
第二节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榆社县的传播
...
9
一、马克思主义在榆社县的传播和爱国主义斗争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它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马克思主义在榆社县的广泛传播,则成为中国共产党...
10
二、时青投身工农运动
时青,原名王世清,又名王世益、王祥和,1903年生,榆社县潭村人。 1918年时青15岁时,为生活所迫到太原一家印刷厂当童工。一年后,因不堪残酷剥削,带病回家。...
11
三、马定夫传播马列主义
马定夫,榆社县东汇村人,1915年生,是榆社县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志士。 1929年9月,马定夫考入榆社县高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
12
四、任悟僧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榆社县进步青年,密切注视着全国的形势,并组织开展了许多革命活动。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消息传...
13
第三节 党的外围组织的建立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大片国土迅速沦丧,政府屈辱退让,各阶层爱国人士无不痛心疾首、义愤填膺...
14
一、英雄会
在榆社县和平村,凡是爱好武术的人,每逢正月十五,都会以迎神赛社为名,自发组织起文武社火。每逢四月、七月赶庙会时,邻村武术高强的人还在会场开展武术比赛。武术爱好者...
15
二、流通读书社
1933年,为了团结进步人士,壮大革命力量,任悟僧决定创办一个以青年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作为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的重要阵地。在经过精心准备的基础上,7月31日,...
16
三、党的其他外围组织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榆社分盟。1934年11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山西联盟成员、太原师范学校学生任爱生,受中共山西省工委领导、太原师范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李学渊(...
17
第二章 榆社县党组织的建立及早期活动
20世纪20年代以来,通过时青、马定夫、任悟僧等革命志士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认同共产党主张的先进分子,在榆社的大地上逐渐成长起来,并逐渐...
18
第一节 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
19
一、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的建立
1935年2月8日,任爱生在太原参加了太原师范学校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家山西联盟组织,并当选为山西联盟执行委员。7月,任爱生接受中共北方局特派员张天一(化名,原名...
20
二、中共榆社县临委的斗争活动
中共榆社县临委成立后,根据中共山西省工委的指示和12月10日偏良会议确定的五项主要工作任务,积极开展了扩大党的组织工作,发展和平村的宁焕武、宁仲英、赵丕显等为中...
21
第二节 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
22
一、中共榆社县工委的建立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与渡河东征,有力地鼓舞和支持着困难环境下活动的榆社地方党组织,组织暴动、夺取政权成为当时榆社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1936年2月5日中共榆社县临委...
23
二、中共榆社县工委的活动
河窊会议后,县工委按照会议部署,立即组织开展武装暴动前的准备工作。当晚,因反动分子何祥瑞告密,姚忠祥在北村的家中被旧区长段绍曾带领的区警和团丁抓捕。次日,又被押...
24
第三节 山西牺盟会榆社县分会的建立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
25
第二编 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 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英雄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抗日战争时期,榆社人...
26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全面打开山西抗战新局面,把山西建成坚持华北抗日战争的战略支点。1937年9月15日,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主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
27
第一节 榆社抗日民主县政府的成立和地方武装的组建
...
28
一、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的恢复
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区后,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分片占山据险,创建游击区,开展游击战。辽县(今左权县)、武乡县成了八路军总部、北方局等党政机关的驻地之后,这一地区...
29
二、八路军总部途径榆社
依托山区创建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华北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 太原失守后,朱德总司令带领八路军总部,转战五台、盂县、阳泉、...
30
三、榆社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榆(社)辽(县)武(乡)地区成为八路军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和开展工作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在八路军工作团的帮助下,榆社县的地方党组织和革命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