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反顽斗争

一、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反顽斗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对国民党采取了“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加之英、美等国对日本采取的绥靖政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集团,在抗日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妥协倒退倾向。1938年12月,阎锡山发动了反共的“晋西事变”,进一步加剧了抗日统一战线内部矛盾。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秘密通过了《限制异党活动方法》《异党问题处理方法》《处理异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破坏团结抗战的文件。从1939年上半年开始,驻扎在太行山区的阎锡山军队及国民党顽固势力乘机进行反共宣传,强化特务机关的活动,并经常在抗日根据地周围制造摩擦,蓄意制造事端。

193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山西开展反逆流斗争的指示》。10月10日,又作出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时局中最大的危险,是投降、分裂和倒退。号召全党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中共中央还以中共山西省委的名义,发表了《关于坚持山西抗战克服危险倾向的宣言》。同日,榆社县牺盟会特派员、政府县长、公道团长出席了山西第三行政区在辽县举行的扩大会议。扩大会议根据当时斗争的形势部署开展了反摩擦、反顽固派的斗争,要求各县严格执行各项抗战法令,严厉制裁汉奸,孤立顽固分子。

中共榆社县委、县民主政府遵循党中央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三大方针,领导广大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一方面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有效的斗争。在纪念抗战两周年之时,普遍发动群众展开了反汪(精卫)签名活动,分别召开了村干部、自卫队、妇女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以多种形式宣传抗战形势,教育人民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1939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共榆社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又组织召开了全县区、村16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会议就反顽斗争等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11月20日,针对榆社县四区600多名群众向抗日民主政府请愿,要求严惩在抗战中一贯坚持反共立场,在群众中散布反共抗日言论,阻止群众抗日,并激起群众愤怒的国民党员梁毓毫的情况,中共榆社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城召开反对顽固分子斗争万人大会,公审了国民党员梁毓毫,判处梁毓毫有期徒刑3年,剥夺公民权利5年,从而严惩了顽固派,进一步坚定了全县群众的抗日意志,严厉打击了顽固分子。12月中旬,阎锡山反动组织“同志会”“山西精神建设会”,反共分子进入榆社开展反共活动,中共榆社县委发现后,立即给予揭露和反对,并驱走反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