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的恢复

一、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的恢复

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区后,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分片占山据险,创建游击区,开展游击战。辽县(今左权县)、武乡县成了八路军总部、北方局等党政机关的驻地之后,这一地区就成为共产党领导、指挥全国抗日斗争的核心。同时也成为日军进攻、围剿、扫荡的重点区域,与这两个县相邻的榆社县则成了保护抗日首脑机关八路军总部的屏障。

榆社县当时的情况是:蒋介石、阎锡山的反共势力嚣张,防共反共组织在县内活动频繁,县工委主要领导人姚忠祥、陈五则等被捕就义,剩余的工委领导和部分暴露了身份的党员转移到外地,榆社县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党的活动陷入了低潮。

1937年9月初,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工作团(简称八路军工作团),在团长杨宏明的率领下来到榆社,开展抗日宣传,开展地方抗日工作。八路军工作团随团的团员有:赵有富、何正文、何子全、刘有丰、田明清等8人。八路军工作团的主要任务是:(一)恢复中共榆社县地方党组织的活动,发展中共党员; (二)发展抗日武装,组建游击队;(三)实行全民总动员,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四)配合榆社县地方党组织,在榆社开展活动。

八路军工作团团长杨宏明在县城山西省立第八中学,约见了榆社牺盟会特派员石植生和榆社县未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宁云程,共同讨论和研究了榆社县开展抗日救亡的工作情况。

这一时期,八路军工作团以宣传党的政策为主导,在榆社县开展了抗日组织工作,把组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并把党的秘密工作同群众的公开、半公开活动结合起来。同时,设法与逃离在外的榆社籍共产党员和隐藏在民间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使榆社地方党的组织较快的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9月上旬,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工作团团长杨宏明,召集榆社牺盟会特派员石植生、任爱生等召开会议,决定恢复中共榆社县工作委员会,杨宏明任县工委书记,石植生任副书记。会议决定由石植生负责榆社县的统一战线工作,宁云程配合八路军工作团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政策,发展抗日游击队。鉴于处于国共合作时期,县工委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不久,杨宏明调离,八路军工作团团长由张国权接任,县工委工作由石植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