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丁思林殉国
1939年7月初,日军在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挥下,发动了旨在摧毁太行根据地的更大规模围攻,史称日军第二次“九路围攻”。其主力由白晋、平辽、邯长,东、南、西三面分线突进,企图在短期内将八路军主力逼至辽县、榆社、武乡等腹心区,继之以重兵合击聚歼,同时打通白晋、邯长、平辽等路之间的连接,控制主要城镇,造成“田”字形的“格子网”,割裂、封锁、最终摧毁太行根据地。
面对日军的进攻,辽榆武地区的八路军、决死纵队等部队诱敌深入,在辽县、榆社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同时,派出一部分兵力转至太谷、祁县、昔阳、平定等地实施外线作战,袭扰敌人后方,破击其交通线,牵制其内线进攻。7月初,为牵制日军向榆社、辽县腹心地区的进攻,八路军一部在白晋路东侧太谷县城至走马岭之间实施游击战,破坏道路和桥梁,袭扰和牵制敌人。7月4日晚,八路军三八六旅新一团在团长丁思林的率领下,冒雨奔袭太谷县城以东约30华里的边山要塞,日军黄卦据点,歼灭守敌32人,缴获枪支、密码发报机、照相机等军用器材200多件及大量弹药。黄卦战斗之后,丁思林部奉命回撤榆社西川地区休整。
7月5日,日军一〇九师团,一〇七联队3000多人,由南关分水岭、来远镇分路向榆社进犯,企图袭击驻扎在榆社县城附近的八路军三八六旅主力。6日,日军进入榆社县的云簇镇,分四路合击榆社县城,其中一路从北村沿路到东庄,一路由高庄迂回向庙岭山,一路经潭村向北,一路由寨上到大下车(村名),计划从东、南、西三面包抄县城,歼灭八路军三八六旅主力部队。
为了打乱日军的企图,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命七七二团、新一团在云簇、北村、乔家沟、桃阳、高庄一线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阻击战从7月6日晚,一直打到7月8日,三八六旅主力安全转移。新一团在完成掩护任务撤退至西周村,与尾追之敌再次发生激战。在激战中,新一团团长丁思林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11月16日,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发表《悼丁思林同志》一文,向全国各界人士介绍烈士的光辉事迹,号召全体指战员“以自己的愤怒,去彻底地粉碎敌人的进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完成丁思林同志的未完事业!”12月,榆社、武乡、辽县、襄垣等县各界群众,在榆社县郝壁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决定建立纪念碑,永远铭记丁思林等先烈的英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