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中共榆社县委审时度势,以系统化、经常化思想教育为统领,把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来抓,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1991年,县委书记李兴在全县千人党员干部大会上作《在思想上筑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政治形势报告,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会上和全县农村支部书记培训会上作《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在党员中重点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加强反和平演变思想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92年,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组织全县党员群众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致富榆社”的宣传教育大讨论,加强重视文化科技的宣传教育工作,启发党员为本县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做表率、做贡献。
1993年6至7月,县委宣传部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委党校,集中举办3期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学习中央2号文件、中央党史轮训班,参加人数达400多人。10月,组织学习中共十四大文件精神,举办县级机关正副科级干部、乡镇党委委员以上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学习十四大文件轮训班3期,发放有关辅导材料1500余册。11月,中共榆社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大意义,把学习《邓小平文选》摆在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本乡镇、本村的实际,认真精读原著,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引深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中共榆社县委明确规定县管干部要分期分批到县委党校参加轮训。此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县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短期轮训。
1994年至1997年,县、乡镇两级党委中心组和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以举办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对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和研究。同时,坚持和强化了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贯彻执行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到1997年底,榆社县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考试合格率达100%,农村、企业、机关等基层组织进一步得到加强。
1995年6月,县委宣传部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和“五个一工程”目标,组织全县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学习新党章,并参加全区统一考试,全部达到及格。
从1992年到1998年5年间,全县共轮训县处级干部500多人次,培训中青年干部和其他干部2000多人次,广大党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此外,为了加快培养跨世纪的优秀青年干部,先后派100余干部到山东、浙江、江苏等地进行异地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