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卫生体育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有公社卫生院7所,中心卫生院3所。1971年6月14日,榆社县计划生育领导组成立,在全县大力推行晚、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展了以上环为长效节育措施的活动,并在青年中推行晚婚晚育。目标是在第四个五年计划内,使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15‰以下。
1974年2月8日,中共榆社县委、县革委决定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同年,建立了东汇、韩村、两河口、银郊公社卫生所。全县有公社卫生院11个,中心卫生院3个,配备了30毫安X显微镜,手术床及部分手术械器。1976年2月1日,榆社县革委决定成立榆社县卫生防疫站,即:将县人民医院妇幼股与县医院分置,组建县卫生防疫站,内设防疫科、卫生科、检验科、妇幼科。6月22日,县革委在社城大队召开计划生育学大寨现场会,参加会议人员共120人,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社城大队计划生育展览室。同时,县革委规定,城镇职工育龄妇女生育后,一律采取上环措施,对出生的婴儿,凭医生证明和单位介绍信方可到公安局、粮食局办理户口、粮食手续。同年8月,县革委在郝壁公社邓峪大队召开全县卫生革命学大寨现场会议,会期3天。会后,各公社对大村大队的水井、厕所进行了改良,组织了计划生育小分队深入生产队开展工作。各公社卫生院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
1970年,榆社县体委恢复工作,全县体育活动得到发展。当年,学校恢复体育课,每年5月召开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选出优秀队员参加全区比赛。
1972年8月,县革委投资2.7万元,在漳洼淤体育场北面,建起简易篮球场,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500人。1973年7月1日,全县职工篮球赛定于每年7月1日举行,此举推动了全县职工篮球运动的发展。同年,榆社县少年业余体校成立,招收学员10名,开设田径、乒乓球、武术项目。
1975年,晋中地区青少年武术比赛运动会在榆社召开,榆社队获全区第四名。同年,全县开始推广普及国家新制的长拳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