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通读书社

二、流通读书社

1933年,为了团结进步人士,壮大革命力量,任悟僧决定创办一个以青年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作为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的重要阵地。在经过精心准备的基础上,7月31日,任悟僧联络进步教师姚忠祥在高庄村组织成立了“流通读书社”。“流通读书社”是中共党的外围组织,社员有刘范五、姚忠祥、杜瑞新等30多名共青团员和进步教师。读书社的书报、刊物种类较多,内容新颖。到读书社借书阅读的人中,有读书社的社员、青年学生和教师,还有社会上的许多进步青年。任悟僧还将其弟弟任爱生(太原师范学校学生)从太原带回的《辩证唯物论》《铁流》《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进步书籍供进步教师秘密传阅。人们在读书社畅谈国事,交流思想,使读书社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宣传抗日救国的重要阵地。

1933年8月初,任悟僧向读书社的教师作了中共党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的政治报告,讲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的军事报告,启发、教育教师接受马列主义,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读书社还运用贴标语、写对联等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开展时事演讲活动,利用寒暑假期,宣传发动群众,投身抗日救国活动,有效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爱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引导社会各界群众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在读书社的影响下,社员姚忠祥用红胶泥在云簇海金山西边石崖上写下了“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拥护苏维埃!”等大幅标语。1936年2月,中共榆社县工委工作遭到破坏后,流通读书社停止活动。

流通读书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鼓舞了广大教师和进步青年的斗志,为创建中共榆社县党组织,在思想和干部上做了准备,也对长期处于黑暗统治下的榆社人民带来了摆脱剥削、压迫和争取解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