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城的第三次失陷

三、榆社县城的第三次失陷

1942年2月16日,日军由沁县集结千余人,经武乡沿浊漳河西向榆社进犯,17日,侵入榆社县城,并占据文峰塔,在塔下的杜余沟村大修工事、碉堡,挖封锁沟、隐蔽沟,修筑封锁墙,架铁丝网,居高临下据险而守。同时四处抓捕群众,强征民夫5000余人,避开了旧的榆辽公路,在榆社至辽县的山脊上重新开辟了一条新的“榆辽路”,并在“榆辽路”榆社和辽县(今左权县)的交界红都山上,修筑了一个坚固的大炮台,加以扼守,将在“榆辽战役”中被八路军、民兵斩断的公路网又重新连接起来,再次形成“格子网”,并向根据地进行挤压式渗透。此外,还强迫公路延线十里内的村庄实行“维持”,并网罗一群民族败类成立了榆社县维持总会,9月又成立了伪警备队。日军残酷的“清乡”“扫荡”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太行区及榆社县党的活动困难重重,斗争异常残酷,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的斗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