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全境解放和榆北办事处撤销

一、榆社全境解放和榆北办事处撤销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面临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从华北战场上大量抽调兵力,企图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的局面。整个抗日战争的形势,开始朝着人民战争胜利的方向发展,为全面大反攻准备了条件。

从1944年春季开始,榆社县周围的日军已大大减少,新调防部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削弱,伪军、伪组织内部人心浮动,日军龟缩在公路沿线的几个据点不敢出来,全县的抗战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机。这一时期,榆社县的各种武装全力配合主力部队趁势开辟新区,辽榆武公路两旁的“维持”村也不再“维持”或实行假“维持”,在日军据点射程之内村庄的群众已全部转移,水井被填埋,粮食被藏匿,日军的生活来源基本被断绝。榆社县的抗日军民在日军出没的地方埋设了地雷,迫使日军不再敢轻易走出据点。

3月,榆社县军民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3月3日,榆社韩村民兵阻击了韩村据点日军到东方山抢粮。3月4日,又使用地雷战打退了辽县(今左权县)红都据点到榆社抢粮的日军,炸死日军1名。3月7日,韩村据点日军到台曲村抢粮,遭到当地民兵的夹击。3月15日,榆社段家庄民兵袭击寺家凹村炮台日军,打死日军1名。3月27日,一支日军运输队70多人,出动7辆汽车,从武乡运送物资向辽县(今左权县)方向前行,沿途遭到榆社县地方武装和民兵的袭击。行至榆社县后,驻扎在县城附近的河南街村,随后被八路军三十团、十四团和榆社县游击队和民兵包围,并被全部俘虏。

随着榆社抗日武装的日趋壮大,县地方武装和民兵除配合八路军开展大的战斗外,还不间断地进行破路、毁桥、割电话线等破袭活动。1944年3月29日,太行第二军分区、第三军分区部队在榆社县独立营、民兵和游击队等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收复了被日军占领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榆社县城,同时摧毁杜余沟据点,缴获粮食300石及大量战略物资。榆社县城的光复,大大鼓舞了全县人民的士气,榆社军民趁势发起了攻击,收复了境内的吴家庄炮楼、南马会炮楼、韩村据点等,日伪军残敌被迫退缩至武乡县城和左权县城,榆社全境得以解放。榆社民兵在收复县城的战斗中,先后作战50余次,毙伤敌30余名,打坏汽车1辆,牺牲民兵2人。

1944年4月,为适应抗战新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共晋冀豫二地委指示,撤销中共榆北办事处委员会和榆北办事处,恢复原榆社县级建制。中共榆社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归属中共太行三地委管辖。同时,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由赵王村迁至距榆社县城五里的潭村。同年11月,县委改由中共太行二地委领导,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太行二专署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