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大寨县运动

三、普及大寨县运动

197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先后在昔阳县和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大寨县的6条标准。10月24日到11月2日,中共山西省委召开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作了题为《动员起来,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会议提出了今后5年全省在普及大寨县、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奋斗目标。11月,中共晋中地委作出《关于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的战斗号召,全党动员,苦战三年,普及大寨县的决定》,提出了“以昔阳经验学大寨,以寿阳步伐赶昔阳”的口号。

11月8日至12日,中共榆社县委、县革委召开了全县2000余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省委“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学习了寿阳学大寨赶昔阳一年大变样的经验,提出了“苦战两年,建成大寨县”的奋斗目标。此后,榆社县农业学大寨运动进一步深入,“一出勤、两送饭,晚上挑灯干”成为常态,“一批、二斗、三抓、四扣”的极“左”做法也日趋严重。

在11月上旬开展的大寨田建设活动中,全县社队组建了7300余人的大寨田建设专业队伍,全县14个公社和多数生产大队都有大寨田建设工程。197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9074万斤,按全县实际粮田种植面积224520亩计算,平均亩产404斤,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水平。全县有8个生产大队跨“长江”,有57个生产大队过“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