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
1961年,中共榆社县委开始纠正统战工作中“左”的错误,采取开“神仙会”的方法,倾听统战对象的意见,相互沟通思想,并为部分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摘帽,安排有名望的民主人士参加政府领导工作,统一战线再次得到巩固。
1962年1月10日,中共晋中地委文教部召开学校、医院工作会议,集中研究和讨论学校、医院如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养提高干部(包括教师、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学校、医院领导关系和干部管理等问题,草拟了《关于学校、医院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关于培养提高干部的意见》《关于文教系统企、事业单位领导关系和干部管理的几项具体规定(草案)》三个文件。2月8日,中共晋中地委批转地委文教部关于学校、医院工作会议的报告,要求各县(市)委,在学校、医院等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确实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质量。之后,中共榆社县委正确贯彻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本着对知识分子“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的态度,积极采取措施抓紧落实各项知识分子政策,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努力钻研业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聪明才智,使他们焕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精神。1962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根据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发出《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指出:“凡是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错误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应当采取简便的办法,认真地、迅速地加以甄别平反”。
从1961年11月开始,中共榆社县委甄别领导组根据中央和省委、地委的指示精神,分别对全县机关、企业、工厂、学校和农村在1957年以来,被处理、批判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甄别。全县被列入甄别的干部、工人、学生和农民共744人。至1962年10月,全县的甄别工作全部结束。经过甄别,属原受处分、批判正确与基本正确的353人,保留原受处分。批判全错或基本错了的391人,予以平反。通过甄别,党内民主生活有了改善,干部作风有了改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1962年12月,根据中央关于改造“右派”分子的指示,中共榆社县委为进一步加强对右派分子的改造,结合榆社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要求凡有右派分子的县直机关单位、公社、生产大队,在党委和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责成一名领导干部专管此项工作,加强对右派分子的政治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