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各项建设的推进和抗日救国宣传

三、榆社县各项建设的推进和抗日救国宣传

太原沦陷后,日军沿同蒲铁路一路南下,占领了整个山西。阎锡山政府退缩到陕西秋林,国民党的正面防御基本结束,八路军开始在山西四周分兵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榆社县委,榆社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榆社广大抗日民众,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以“白晋铁路”“榆辽武公路”沿线为界的敌后山区,实施分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掀起了抗日的高潮。

中共榆社县委、榆社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更好地领导榆社的抗日救亡运动,配合八路军工作团的政工军事人员,在榆社县组建各种群众性抗日团体,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进行政治、军事的培训。1938年3月,以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队指挥员芦云章为队长,孔繁索、赵正晶、赵丕明、徐克、王先美、魏玉明、李向春等为队员,组建了“榆社县抗日救国宣传队”。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抗日救国宣传工作,组织全县各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领导和动员群众“空室清野”,在敌“扫荡”时号召群众埋藏粮食、赶走牲畜、搬掉锅盆碗灯、拆掉碾磨,掩埋水井,不给敌人生存条件。同时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积极配合、支援八路军进行战斗。此外,中共榆社县委还号召各村成立儿童团、妇联会等村级抗日组织。不久,县委又组建了“榆社县青年抗日救国宣传队”和“榆社县儿童团”。其中“榆社县青年抗日救国宣传队”是榆社县抗日救国宣传队的下属,共有40多人,赵正晶任队长;“榆社县儿童团”由县委领导,主要负责全县的儿童团工作,包括组织全县儿童团进行宣传、站岗、放哨等,由赵正晶任团长。

1938年3月下旬,国民党榆社县公安局局长潜逃,中共榆社县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决定将县游击总队、第二大队两个中队的游击队员改编到县公安局,并采取了军事管理行动,缴获了榆社县国民党警察全部枪支,迅速组建了由榆社县民主政府领导下的榆社县公安局,确立了党在公安局的领导地位。同时任命任爱生为县公安局局长,张俊卿为指导员,张彦卿和李子仁为巡官,张子钦、王执权、魏仰元为政治工作员;由中共党员任爱生、张彦卿、李子仁、张子钦、史进贤组成中共榆社县公安局党支部,张彦卿担任党支部书记,史进贤担任指导员。1938年夏,县委抓住全县教员在潭村进行集中训练机会,除进行文化教育的专业培训外,重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介绍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后全国的抗日形势,并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得到了广泛宣传,进一步团结了中间势力,打击了顽固势力,壮大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掀起了抗日的高潮,全面奠定了榆社县抗日根据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