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进一步落实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榆社霸王鞭得到传承发展。1992年,榆社霸王鞭舞蹈《欢庆》荣获“阳泉汽运杯”一等奖、优秀编导奖;1995年,榆社霸王鞭舞蹈《庆丰收》在山西省“一会一节”中获表演金奖、作曲奖、编导奖、组织奖;1996年该节目荣获山西省民间歌舞大赛演出金奖。1994年5月18日,由县党史办主编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榆社县历史大事记述(1922.3—1949.9)》一书,获得晋中地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山西省党史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年8月19日,《岩良村志》一书,被选送到长春全国地方志评展。
文物工作保护利用。1993年4月30日,68种、306件榆社化石在全国著名风景区——山海关展出。同年9月7日,云簇镇东庄村民鹿永青、王建飞等人在放牧中发现一大型古动物化石。据县博物馆初步鉴定,该化石为剑齿象上颌骨和两对上门齿化石,属国家化石重点保护对象。该化石象头长1.3米、重1500斤;门齿长2.7米、直径18厘米、重300多斤,是目前化石博物馆内陈列最大、最重、比较完整的化石。1995年7月21日,县政府为保护古文化遗产,制止建设性破坏,根据晋文字〔86〕第6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将禅隐山崇圣寺和下赤峪资福寺两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段进行公布。
广播电视扩大覆盖。1992年投资189.4万元,完成了普及广播电视工程,新架专线208.4杆公里,整修266.8杆公里;新建广播调频电台,并0.3千瓦调频台;新增1000瓦分米波电视差转机及68米高配套综合发射塔;新增中央二套节目转播;新建三座小功率差转台,改善了边远地区电视收看效果。1994年6月29日,郝壁镇电视差转台经过紧张筹建,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本地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医疗卫生健康推进。1992年,榆社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县医院全院有500元以上医疗器械200多台(件),较先进的有500毫安X光机2台、200毫安X光机2台、进口B超1台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胃镜、结肠镜等12台;医技职能科室25个,共有职工139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4名、主治医师15名、主治中医师6名;全年门诊达6万人次。1993年,医疗卫生进一步发展,县医院引进10项医疗检查项目,全年门诊58887人次,经济收入增到144.5万元。1995年,内设机构调整,内科、儿科、传染科合并,外科分为外一科(骨科)、外二科(普外科)。到1992年底,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共有职工184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0名、主治中医师22名、主治西医师26名、主管技师3名。1993年,14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工作人员189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8名(医师65名、护士44名、西药师14名、中药师2名、技师2名),全年门诊近10万人次,业务收入96万元。乡镇卫生院经费由乡镇财政负责,实行差额预算拨款,经济基本保持收支平衡。
1992年,云簇、城关两个乡镇被定为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单位。全县乡镇医疗卫生单位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60名,备有病床136张,医疗设备384台(件)。全县村卫生所增加到289所,覆盖率达90.2%,其中联合办村卫生所18所(辖48个行政村)、乡卫生院合办4所。共有卫生人员419名,其中有行医证的217名、卫生员证的134名。1993年,全县设有308个卫生所,乡村医生210名、卫生员209名。1994年,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所达标活动,全县3个乡镇达初级卫生保健10项最低标准、6个乡镇达9项最低标准、5个乡镇达8项最低标准。
计划生育走上正轨。20世纪90年代,榆社县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的原则,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1993年11月24日,县政府根据地计生字〔93〕27号文件《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下发《关于落实〈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农村山庄窝铺生育二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确认全县14个乡镇的334个自然村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准予生育二胎。年底,县计生委从县、乡、村三级抽调30名计生专职干部,对全县14个乡镇的42个行政村进行抽查验收,严格按年初签订责任书的内容和评比要求,把全县14个乡镇按好、中、差进行分类抽样,评出先进乡镇2个、中等乡镇8个、后进乡镇3个进行奖惩兑现。
1994年,为保证责任书各项指标的落实兑现,在考核方法上,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量的考核与质的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为保证全县计生双服务活动各项任务的完成,根据省、地超生费管理要求,出台六条保证措施,将各乡镇超生子女费统一收归县计生委管理,实行乡收、县管、财政监督的管理机制,基本上扭转了历年来超生费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成立巡回法庭,下发500多份公告,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向依法管理的轨道。
1995年底,全县出生率10.11%,比地县责任书指标下降8.69%,比上年降低0.75%;计划生育率78.44%,比地县责任书指标高0.74%,比上年上升3.37%;多孩率2.09%,比地县责任书指标低1.41%,比上年下降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