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
2025年08月10日
四、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
从1980年开始,榆社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在全县各生产大队推开。在这场伟大的变革面前,部分生产大队党支部和党员,一度产生了“土地分到户,用不着党支部”的错误认识。在这种错误认识支配下,有些生产大队党支部失去了战斗堡垒作用,有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1980年6月,中共榆社县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会议决定:(一)在全县农村开展反对资本主义思想侵蚀、增强党性、端正党风、遵守党纪的教育。(二)加强各生产大队党支部班子建设,尤其要注重选拔思想路线端正、作风正派、能带领社员群众勤劳致富的年轻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三)健全党内民主,严格组织生活,实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明确党支部对生产大队、生产队的领导职责,并建立正常的领导制度。随后,中共榆社县委又发出《关于组织干部到基层蹲点帮队的通知》,要求县直党政机关和各人民公社党委要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农村蹲点,在帮助各生产大队实行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对软弱涣散、领导不力的党支部进行调整和整顿。
1981年冬季,根据省委发出的《关于搞好农村基层干部训练的通知》精神和地委的部署,县委安排各人民公社党委,对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生产大队会计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生产大队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从1981年到1982年,县委连续二年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充实调整和整顿,绝大部分生产大队党支部增强了战斗力,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