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拉动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共榆社县委、县政府调整战略,化危为机,及时制定了以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重点、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榆洪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2001年11月20日,由国、省、市三级投资的晋中市县乡公路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质量标准要求最高的重点工程——榆社至武乡洪水的榆洪公路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车。该工程由三级路拓宽改造为二级路,工程总投资6956万元。这是国家财政在晋中市地方公路建设中首次投资的项目,其中国家财政投资3500万,其余为山西省和晋中市投资。
云簇川土地整理项目启动。2002年3月13日,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在晋中市投资建设的云簇川土地整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以农田林网建设、灌排水渠、农田土地整理为主,将从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等方面进行全面整理。项目总面积1.5万亩,总投资658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优化种植布局,提高粮食单产,促进农业增收,并对国家土地整理起到示范作用。同年11月10开始施工,据测算,每年可为项目区群众增加收入268万元。
华能榆社电厂二期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1月30日,华能榆社电厂二期工程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的夫人曹云莲,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张宝顺,副省长范堆相、靳善忠,中共晋中市委书记刘俊谦,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雅安,中共榆社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电厂二期投资方、承建方的负责人到会祝贺。华能榆社电厂二期工程设计安装2台30万千瓦国产亚临界空冷燃煤脱硫发电机组。该项目于1993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2002年7月12日国务院办公会议通过,7月2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概算为26亿元,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三方按比例5∶4∶1投资20%项目资本金,融资部分全部由中国银行发放贷款解决。该项目是省十五计划重点项目,是实施变输煤为输电和西电东送战略的组成部分,对发挥煤电资源优势、缓解山西中南部用电紧张局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该项目1号机组、2号机组将分别于2004年7月和10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华能榆社电厂年上缴地方税收可达到1.5亿元。同时,将拉动榆社乃至晋中建材、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对晋中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共榆社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一城(县城)三镇(社城镇、云簇镇、郝壁镇)”建设。2002年11月1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城建、土地工作会议,规划部署了“一城三镇”建设工作。按照中心带动、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发展思路,全力服务支持“一城三镇”建设。县城规划建设三纵五横主街道、滨河公园以及3处居民小区。11月22日,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邀请山西省城乡建设设计院和太原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重新修编县城规划,在原来县城三纵五横规划基础上,吸收合理意见,完善总体规划,实施“12233”工程。即实施滨河路新建工程;新建西街、太邢公路县城北端入口2座立交桥工程;实施滨河公园和体育场一期工程;太邢公路县城过境段、东升街、文峰街3条县城街道的标准拓宽改造工程;县城集中供热、煤气一期、供排水3项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2001年贷款50万元,打400米的深井1眼,解决了县城供水紧张的问题。在快速推进县城建设的同时,社城镇、云簇镇、郝壁镇的城镇建设也取得长足发展。
交通通讯同步建设。2000年,榆社县加快公路提质改造步伐,榆洪线、南峡线、东郭线、榆郭线先后相继实现铺油上等级目标。根据新路情况需求,县交通局加强了公路管护工作,做到随时清理路面赃物,经常保持排水沟无阻,遇自然因素损坏的路面及时组织修补,确保公路常年畅通无阻。2001年,中共榆社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以公路提质上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年至2003年,完善了石花村至县城、廉村桥至郜家沟村口(太长线和榆洪线的连接路段)、太长线至双峰水库、榆洪线至莲花池、文峰园至榆洪线、榆洪线至南太线、榆洪线至拐则7条公路。坚持“谁栽树,谁管护,谁受益”原则,推进公路绿化,承包给沿线村委或村民个人,县林业局颁发《林权证》,以法律形式予以保护,确保公路两旁绿化建设。2002年底,全县市话改造完成数字式程控交换机,并入全国市话网,实现程控化;农话用户上升到6901户;榆社新建CDMA网基站3个(电厂、云簇、西马)、直放站1个(河峪),同年发展用户1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