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禁赌,破除封建迷信

一、禁毒、禁赌,破除封建迷信

新中国成立后,榆社县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但旧社会遗留下的烟、赌、娼等陋俗毒瘤和封建残余依然存在,封建迷信、买卖婚姻等旧风俗、旧观念、旧习惯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占据着统治地位。加之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化教育体制落后,司法不健全,都成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障碍。党在领导人民群众深入开展民主建政、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的同时,彻底清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和社会痼疾,全面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不失时机地把各项社会改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禁毒禁赌。榆社县的毒品流行于清末。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特务、汉奸、恶霸相互勾结,大量制贩料面(海洛因),并公开种植、销售大烟,烟毒大肆泛滥,农民吸食甚多。新中国成立后虽严令禁止,但至1950年仍未禁绝,毒品严重影响着社会治安和人民生活。

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发布严禁鸦片的通令,宣布从通令颁布之日起,全国各地不许再有制造、贩运及销售烟土毒品之事,犯者不论何人,除没收其烟土毒品外,须从严治罪,并要求各地制定切实可行办法,限期禁绝烟毒。5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出《为严格禁止种植鸦片烟苗的通令》,明令各地严加禁止种植烟苗,已种植的要饬令拔除,改种五谷。7月26日,又进一步发出《关于查禁烟毒的指示》,要求各地加强禁毒工作。同年,中共榆社县委为清除毒害,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榆次地委的指示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禁种、禁食、禁藏大烟(鸦片)的“三禁”运动。以区为单位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和政府的禁烟禁毒政策,联系烟害毒祸实例,发动烟民诉苦,使烟民认识吸毒对家庭、社会和本人的严重危害,启发烟民自觉戒除毒瘾。同时,成立戒烟所,动员群众监督烟民,组织民兵缉私,杜绝毒品来源,使吸食者无处购买,贩卖者难以出售。对年久的烟民送戒烟所,实行强制戒烟。

1952年初,在“三反”运动中查出有少数干部、工作人员保存、吸食、贩运与制造烟毒,个别主管部门的领导包庇制贩烟毒等无视法纪、毒害社会的现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有重点地大张旗鼓地发动一次群众性的运动,来一次集中的彻底的扫除”,集中解决制毒贩毒问题。同月,中共山西省委发出《关于根绝烟毒的指示》,要求在全省掀起一场群众性的集中禁毒运动,集中解决制毒、贩毒、运毒等问题。8月,根据中央和省委、地委的指示,县委再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集中禁毒行动,组织全县公安干警、武警部队和民兵全面出击,查找制毒、贩毒、运毒者。同时,采取分片、分村召开小型群众会、毒犯家属会和烟民会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经过严厉打击,毒品在全县基本禁绝,危害百年的毒瘤被彻底铲除。与此同时,卖淫嫖娼、赌博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也被铲除,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也促进了新风尚的形成。

破除封建迷信。封建迷信是旧社会毒害人民灵魂的麻醉剂。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群众信神、信鬼、信谣言,而不相信党的政策和科学,加之敌对势力的造谣破坏,给群众思想带来混乱,神汉、巫婆、算命等活动猖獗,群众有病不找医生,而是求神拜药,把家庭安危和身体健康寄托在求神问卦上,阻碍了党的政策的落实和科学知识的推广。县委在禁赌、禁毒的同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的宣传活动,揭露神汉巫婆的骗人把戏,戳穿算命先生制造的谎言,人民群众逐步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依靠党的政策和科学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

榆社县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开展的禁毒、禁赌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有力地扫除了旧社会的丑恶积习,肃清了封建主义遗毒,不仅对社会稳定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民主风尚的形成,对党和政府威望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