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榆社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共榆社县委的恢复

一、中共榆社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共榆社县委的恢复

1971年2月28日,榆社推选赵耀光、刘占堂、游壁昌、张全维4人为出席中共山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同时推选赵耀光、邵荣、刘占堂、徐虎林、刘秀生、张全维、游壁昌、张俊芬(女)、张月仙(女)、鹿昌维、崔怀留、李二栓、李玉堂、梁改珍(女)、张富锁、弓跃岗等16人为出席中共晋中地区首届代表大会代表。

1971年4月3日至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的通知》精神,中共榆社县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246名,代表全县4700多名党员。会议由县人民武装部政委邵荣致开幕词,县革委会副主任徐虎林传达了3月18日至24日在榆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晋中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会议听取了县人武部部长赵耀光作的《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为尽快把我县建成大寨式的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赵耀光、刘占堂、徐虎林、吴海婵(女)、刘敬章、乔玉德、杨振学、邵荣为县委常委,赵耀光为县委书记,选举邵荣、刘占堂为县委副书记。

大会决定撤销中共榆社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恢复中共榆社县委,选举产生中共榆社县委员会,上报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在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前仍以中共榆社县革委会名义领导各项工作。

6月11日,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建立中共榆社县委。中共榆社县委的恢复,结束了中共榆社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的特殊组织形式。在中共榆社县委恢复的同时,其下属组织也得以恢复,同时新设信访办公室。6月12日到9月22日,全县10个人民公社相继恢复党委,其中云簇公社党委书记刘秀生,河峪公社党委书记张眉生,北寨公社党委书记张耀元,城关公社党委书记马德维,郝壁公社党委书记田海清,岚峪公社党委书记王补龙,白壁公社党委书记乔玉珍,大寨公社党委书记刘水旺,社城公社党委书记常金文,讲堂公社党委书记宋玉泉。此后,全县的各项工作渐趋正常。

1972年8月26日,刘虎江任县委常委、副书记。1973年5月26日,经中共山西省委同意,赵耀光被免去县委书记职务,刘占堂任县委书记;免去刘占堂榆社县革委会主任职务,徐虎林任榆社县革委会主任。1974年1月11日,任命李冬生为常委、副书记。3月1日,李冬生任县委书记职务。1975年1月10日,中共晋中地委任命徐虎林、赵森华为县委副书记。在1976年10月前,还相继有张春贵、李佑星、张友直、刘生縻、张志全、赵补维、田玉明、白更生、雷龙、段秀峰、任眉忠、孟佳祥、赵建凯(女)担任县委常委职务。

1974年2月,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调整中共榆社县委、县革委各办事机构:(一)撤销县革委办事组,设立县革委办公室(下设保密室)、县革委行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民政局;(二)撤销县革委生产指挥组,设农业办公室分管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农机局,工业交通办公室分管工业局、交通局、手工业管理局。财贸办公室分管商业局、粮食局、财税局、工商局、县人行。计划委员会分管劳动局、科技局、物资局;(三)撤销县革委政治工作组,设立县革委政治部、县革委文教部,其中政治部分管组织办公室、宣传办公室、监察办公室。文教部分管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县革委领导班子由军、干、群三结合,逐渐改为老、中、青三结合。2月28日,晋中地区革委会通知,经山西省革委会正式批准,榆社县增设东汇、银郊、韩村、两河口4个人民公社,增设公社于2月20日开始办公,3月5日启用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