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在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期间,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这些观点和作风,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是不利于党内团结和党外团结的,是阻碍我们事业进步,阻碍我们同志进步的。必须用加强党内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我们队伍中这些严重的缺点。”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阐述了整风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整风学习和检查的主题,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要着重检查对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和“勤俭建国”方针的执行情况,检查那些脱离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群众的官僚主义现象,检查那些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的主观主义现象。规定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一次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强调在鼓励批评的同时一般不开批评大会或斗争大会,运动中要多采取个别谈心或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5月2日,中共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初步确定全省党内整风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为省委、地(市)委,一部分重点县委和高等院校的党委;第二批是非重点县委和厂矿党委;第三批为乡级党组织。5月21日,制订了《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计划》,对整风的要求、方法、步骤和加强对整风的领导等问题作了详细安排,并明确非党干部也要按照中央的指示参加整风。

5月初,中共榆社县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和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整风运动的具体安排,采取分批交叉的方法铺开了整风。整风运动展开以后,县委召开多次座谈会,征求意见,表明态度,真诚欢迎党外人士消除思想顾虑,对党员干部提批评意见,帮助县委进行整风。各党外人士也打消了思想顾虑,对各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提出了许多中肯直率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党的领导、生产经营管理、统一战线工作、党群干群关系、工作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尽管有些批评意见措辞尖锐,但多数意见和建议是正确的、善意的,对各级领导干部产生了很大震动。广大党员干部虚心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并带头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群众好评。整风运动对于改善党的领导、改进政府工作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全党整风运动蓬勃开展的时候,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大鸣”“大放”“大民主”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这些人把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公然提出共产党应退出机关、学校,要求“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些人极力抹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绩,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说成是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受其影响,榆社县的极少数右派分子也在公开场合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公开向党进攻,大叫共产党领导不了生产,不懂技术,挑拨离间党群关系,扩大公私矛盾,反对社会主义,宣传西方政治制度。

1957年5月中旬,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标志着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整风运动的主题也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同时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由此,一场全国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反右派斗争开展了起来。

7月初,中共榆次地委部署了全区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攻的斗争,并确定反右斗争首先集中在本区中等学校、工商联、民盟组织、较大厂矿以及地级直属机关中开始进行,县级机关和一些小型厂矿企业只进行一般的学习,以后逐步展开。此后,中共榆社县委按照中共榆次地委的部署,分别组织机关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和中共山西省委、中共榆次地委关于反右斗争的指示精神,为在全县开展反右斗争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9月5日,中共榆次地委作出《关于深入开展反右派斗争的指示》后,县委立即着手组织开展反右斗争,在全县各单位中进行了广泛动员。10月4日,整风反右运动在全县展开。榆社参加这次运动的共22个单位786人。运动共分六个阶段:一是大鸣大放;二是反击右派;三是着重整改;四是反对右倾保守和派事现象的双反运动;五是学习文件批评反省,进行鉴定;六是各单位制定大跃进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场斗争最初是集中力量打击右派的骨干分子和代表人物,重点放在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文艺界、卫生界及党政机关,以后逐步扩大到工人、农民、工商业者和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全县共反出右派分子24人。在全县开展的反右派斗争中,县委一方面领导党员干部强烈谴责和驳斥右派分子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另一方面以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办法,严禁逼供、打人、骂人、乱喊口号等简单粗暴行为,保障了运动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在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中误伤好人,县委依据中共中央10月15日下达的《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规定划分右派分子的六条标准、划分极右分子的四条标准和不应划为右派分子(中右分子)的六条标准,对划定为右派分子的24人分别给予组织处理。1958年秋,榆社县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全部结束。

历时一年多的整风运动,在思想教育、改进作风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进一步改善了党的领导,促进了政府的工作。但是由于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对斗争的具体政策和策略缺乏慎重的掌握,使随后开展的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使大多数出于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良好动机,向党和党的干部提出批评意见的人被当作反动势力受到了错误打击。